24小时热线
132-3380-1600

主题公园的未来将是内容为王

一、主题公园的世界之始

  玩乐是人类最原始的需求之一,当人们告别了乡村玩耍过的田野,小溪,高山,搬入城市火柴盒般的房子后,一个专供城市人游玩的场所需求也就应运而生。

  游乐公园的出现几乎与现代都市的诞生同步。而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幻想和对惊险刺激的追求则成为了驱动游乐公园发展的两大永恒动力。

  最初的游乐园出现在欧洲,它的形态仅仅是以绿地、广场、和花园组成的休闲场所,然而蒸汽机的发明及工业革命的到来,则使得人们可以把一些机械类娱乐设施放到游乐园里。从1897年的第一座摩天轮在维也纳的建设,到1937年维也纳世博会展示的各种乘骑娱乐项目,游乐公园逐渐成为城市人追求刺激、热闹、惊险的地方。

  而同时,与器械游乐园追求刺激与惊险不同,在欧洲也同时兴起了“小人国”式的微缩景观公园。1946年,荷兰的马都洛夫妇在海牙市郊,按1:25的比例投资兴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微缩景区“马都洛丹”,它将荷兰众多名胜古迹,城市建筑仿建在园区里,景区里的人物、车船和风车甚至可以发出声音和正常运动。园区一开放,便受到人们的热烈追捧,在那个交通还不是很发达的年代,在极短的时间可以包揽一个国家的众多景点是非常吸引人的。于是“小人国”在欧洲各国风靡一时。

  最终把器械乐园的惊险刺激与“小人国”的对未知的好奇与想象综合在一起的大型主题乐园则诞生在美国,而这也经历了一个过程。

  1845年,游乐园理念从欧洲传入美国,一开始美国人就对大型化、惊险性机械游乐充满兴趣,1910年至1930年,机械乐园在美国遍地开花,旋转木马、摩天轮、过山车成为了游乐园的主体。然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大萧条及世界大战的开打,机械化的娱乐园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二战后,一些如“野生动物园”,“童话乐园”等满足人们好奇与想象的游乐园兴起,50年代中期,机械化游乐园所剩无几。

  1955年7月,迪斯尼乐园在美国加州开业,从此改写了整个游乐园的发展历史,并开创了“主题公园”的新纪元。它成了一个整合世界所有文化,并加入更多的幻想与故事,从而把其娱乐化的超级平台,欧洲的古堡在迪斯尼变成了睡美人的城堡,巴西的雨林成为了泰山呼啸的乐园,而这一切通过机械娱乐项目使人们在体验了惊险刺激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幻想及好奇需求。从此,以各种异域风情及幻想题材为主题,以器械性娱乐设施为主体的游乐园成为了世界游乐园的一种基本模式。而随着主题公园竞争的日益激烈,游乐设备如同军备竞赛,很容易过时,而且同质化在所难免,从而主题的打造成为了游乐园的成败关键,以环球影城和迪斯尼乐园为例,其丰富惊险的娱乐项目固然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但是其本身做为强大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从而能向游乐园不断输入内容则成为了其风靡全球的真正核心竞争力。

  二、主题公园的中国之旅

  反观中国,游乐园的发展过程与国外也有相似的地方,而其演变的过程则与经济发展阶段有很大关系。

  最初阶段,以北京、上海为首的几个中国大型城市都有一批具有园林风格的大众化人民公园,其性质主要是公益性的。

  而到了改革开放之初,电影电视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异常强大,而当时电影电视内容却不很丰富,所以往往一部成功的电影或电视剧会起到家喻户晓的极高知名度。这也就使得许多影视基地具有了很高的吸引力,从而影视基地演变成可以参观的游乐园成为了一种潮流。1983年,北京拍摄《红楼梦》兴建了大观园,无锡出现了“吴文化公园”等。 同时,一些城市也兴建起了机械化的娱乐公园,加入了大风车、旋转飞机等项目,如广州的东方乐园、上海的锦江乐园等。

  1、主题公园成为城市旅游景点

  中国游乐园真正跨越性的发展还是发轫于先一步富起来的广东,以深圳为代表,1989年,锦绣中华及后来世界之窗的兴起满足了当时旅游还是很奢侈的行为时人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好奇,从而获得了空间的成功。但是这些乐园在当时还仅仅是以静态展示为主。同时做为深圳的旅游景点,主要是面对外地人,人们重游率很低,逗留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半天。据统计2009年世界之窗游客构成为50%内地游客、20%深圳本地游客、25%珠三角其他城市游客、5%境外游客。

  而华侨城此时也想把其主题公园连锁化,但是1997年一切照搬深圳世界之窗的长沙世界之窗却并没有迎来深圳的成功,从开园开始就连年亏损,到2002年,五年累计亏损高达4000万。

  2、主题公园成为都市娱乐区

  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为成为城市居民娱乐生活一部分的乐园是欢乐谷,它提出的“繁华都市开心地”的宣传口号就是专为深圳本地人娱乐准备的。2008年,深圳欢乐谷的游客重游率高达40%以上。2009年,欢乐谷,深圳本地游客比例高达69.1%,而省内、省外的游客量占比则分别为17.2%和13.7%。

  深圳的平均收入一直位于全国之首,当深圳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中产阶级收入不断升高,再加上新移民不断增多,众多年轻人急需一个可以寻找刺激的游乐园。1998年,以大型器械娱乐设备为主的欢乐谷成功的满足了深圳年轻人的这种需求,从而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然而由于长沙世界之窗的失败,这次华侨城却并没有急于到全国各地复制欢乐谷的模式,而是又经过了欢乐谷二期的开发,才终于决定在北京建设欢乐谷。2006年北京欢乐谷开业,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3、主题公园成为城市休闲度假区

  2008年,东部华侨城开业,此时中国人已经完成了从崇尚欧美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到崇尚欧美人生活方式的转换。所以东部华侨城把瑞士英特拉根小镇整个拷贝到小梅沙,再邀请一些俄罗斯演员充当老外,在加上酒店、高尔夫球场和Spa,成功营造了一种国外小镇的休闲生活氛围,从而又一次获得了成功。这也使得主题公园从仅能玩一天的城市娱乐项目变成了深圳人三天五天休闲、娱乐、度假的场所。这使得主题公园的价值不再是其玩乐本身,而成为了改善区域环境,提高区域旅游人气,及带旺周边旅游地产的超级平台。这使得东部华侨城一下子成为了中国各省市领导争相拉拢的对象,其全国拿地扩张的步伐也大大加快。

  可以预见,随着中国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旅游休闲产品需求的井喷,必将继续带旺全国各地对于主题公园的需求,然而环顾中国,现在具有全国品牌的除了华侨城之外,也只有港中旅的海泉湾勉强够格。那么先行一步经验丰富的华侨城是否难以超越呢?

  仔细分析华侨城主题公园模式,其实仍然停留在克隆国外景观,引进国外游乐设备上,与迪斯尼和环球影城相比,其本身并不是内容提供商,这也就使得它的主题公园很难像迪斯尼乐园那样可以常变常新,不断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归根结底其仍然是工业时代的以器械娱乐为主的主题公园。

  三、主题公园的未来之路

  1、工业时代主题公园之困

  主题公园的本质是满足人们对于玩乐的需求。而数千年来,人类玩乐的基本因素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在儿童时期,人们玩捉迷藏游戏,打仗游戏时就展示了人类五种玩乐的需求:刺激性,幻想性,多样性,个人体验性和互动性。

  然而工业时代的主题公园,却并不是仅仅以满足人们的玩乐需求为唯一目标的。一方面它要使人们快乐从而吸引人群,但另一方面它却要最大程度的让尽可能多的人玩,从而获利。这种矛盾使得主题公园不是人们尽情玩乐的场所,而是成为了寻求短暂刺激的地方。如人们往往要排数个小时的队,才能坐上几十人一组的过山车里,体验几分钟的刺激。而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虽然各种大型器械娱乐设备越做越大,越做越快,但是不管任何主题公园里仍然可以看到碰碰车的身影,而这一可以称得上古老的娱乐设备至今仍然受着许多人的喜爱,这正是因为其在刺激的同时还加入了互动性(互相撞)与个人体验性(自己选择怎么开)的因素。然而由于其玩乐周期转换太慢,往往仅仅只能成为游乐场里的点缀。总的来说工业时代的主题公园仅仅满足了人类玩乐需求的一个方面,但是却很难让人们获得不管是幻想,多样还是互动的乐趣。

  2、IT技术与文化创意大融合下的主题公园

  IT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3D技术制造越来越逼真的视觉效果,而这也使得迪斯尼和环球影城这两个内容提供商为主题公园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的活力,从而成为引领世界的主题公园打造者。

  其实在美国迪斯尼,或者环球影城,除了器械性游乐设施外,以不同主题4D影院构成的游乐项目正在不断增多,同时加入了许多4D电影效果的室内乘骑项目也成为了比单纯的室外过山车更吸引人的娱乐项目。这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玩乐体验,即让人们体验了刺激,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幻想需求。

  而在其他几种需求上,迪斯尼也在做着不断的探索,几个典型的项目有——

  A、增加互动性:

  迪斯尼最新娱乐项目《怪物公司》,游客在进入剧场前可以通过短信把自己觉得最好笑的笑话提供给该娱乐项目。进入剧场后将有怪物公司动画片中的卡通人物通过各种方式娱乐观众,并会把观众提交的好笑的笑话穿插在节目中。

  B、增加个人体验性:

  迪斯尼推出的Kim possible项目,参与者将获得一部手机,利用上面提供的线索去探索园区内的各个主题建筑里隐藏的秘密,如专门为游戏设计的卡通玩具。

  C、增加多样性:

  迪斯尼恐怖之塔:在好莱坞旅馆,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会随机出现各种意外,电梯在地心引力的驱使下高速降落,每过几年都会更换故事内容。

  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虚拟环境技术以及新的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向连的技术的出现,物理世界将越来越成为虚拟世界内容的载体,从而极大的增加游玩的互动性、多样性、个人体验性及幻想性。未来的主题公园游乐设备的军备竞赛将不再重要,真正能够构成一个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的必将是如何用各种创新的技术表现丰富的内容上,可以说未来的主题公园必将是内容为王的时代!